總網頁瀏覽量

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

2014.04.27(日)【動腳動手˙野孩子】林鳳營.六甲「阿嬤的飲料攤」@ 記錄

文:羅士哲

【行經路徑】:台南火車站/嘉義火車站 (集合)→林鳳營火車站→紫竹宮→六甲市街→枸杞阿嬤的田→台南火車站/嘉義火車站 (解散)。
1. 動腳動手
這個活動叫作「動腳動手」。其實,我跟冠彰一直都有偷偷地把活動分為「動腳」跟「動手」兩種。動腳的基本規劃,是走路,通常走挺遠的,有時候還超過十公里,再配上一篇在地的文史故事。而動手,顧名思義,就是要作點什麼。我們會走到鄉鎮裡面,找一些有傳統手藝,帶著許多故事的師父,來讓我們跟著他動動手。嚐嚐古老的味道,觸摸古老的感覺,走進古老的記憶。
這次,我們就來去「六甲」動手。
六甲在大台南中間偏北的位置。我們先搭車到林鳳營,然後走路前往六甲。現在,這個區域都算是內陸了,但附近保留了相當多跟「港」有關的地名,像士林鳳營車站一旁就叫作「龜仔港」。從前,這裡應該是內海的海濱。
冠彰先把地圖給大家,解釋今天的路徑。頂著九點不到就已經火熱的太陽,我們出發。
2.
太陽很大,一會兒越接近中午,肯定會更大。這種天氣出門走路,最重要的就是這三件事:(1)防曬,(2)遮蔭,(3)飲水。
防曬,得靠自己。遮蔭,我們事先已經探查完畢。現在,要面對的是飲水的問題。在出發前,我們已經確認過大家身上都有至少一瓶水,但這種天氣,一個早上肯定不只喝一瓶。保守估計,我們這一批人,一個早上至少還需要再添購兩大瓶的礦泉水。買不是問題,林鳳營火車站前面就是一間雜貨店。問題是,誰拿?


孩子們當然可以自己決定這件事。但是,如果你不拿,就沒有道理喝。我邀請小孩來加入「喝水小組」,加入喝水小組的人有權利喝水,但也得付出相應的勞力,負責碑這兩罐重得要死的水。
可不可以不加入呢?當然可以,我甚至還建議一些小孩不要加入。譬如阿翰,他自己已經帶了兩罐水加一罐飲料,根本就喝不完,那何必加入喝水小組呢?除了他和其他一兩個孩子以外,剩下的孩子都加入了喝水小組,而且還搶著要拿公用水。大家只好剪刀石頭布(剪半天剪不出來,只好數支),決定誰先誰後。
小孩會不會願意幫忙?不一定。但他一定要瞭解到,這是一件攸關他自己,他必須要付出的事,才比較可能主動投入。否則,可能僅只於有點不甘願的被動幫忙。
所有人都是這樣。我們也是透過某些機緣,瞭解到公共事務就是我們自己的事,才會成為公民。
3. 田間路
走在田間的小路,柏油路,砂石路,泥土路,我們往六甲前進。


如果是一隊一般的大人,想在假日圖個休閒,放鬆放鬆的大人,肯定會對這段路很崩潰。日頭赤炎炎,沿途沒什麼遮蔽野就罷了,一整條路上沒有一個像樣的「景點」,就只有看不完的田園,水溝,電線杆。像這種路徑,根本不可能列入任何旅遊手冊,因為它沒有任何「旅遊價值」。
其實,動腳動手每次去的都是這種鬼地方。但常常就是這種鬼地方,才能練習睜開旅行的眼睛,旅行的心情。在這點上,小孩往往比大人容易多了。


這群人趴在地上看什麼呢?原本先是幾個人趴下去,後來聚集越來越多,在一旁水圳邊練平衡感的小孩都跑了過來。到底是在看什麼?
答案是螞蟻。
鄉下地方(其實城市也有一些)挺多這種大黑螞蟻。屁股大大的,頭尖尖的。孩子們蹲著看,看著一隻又一隻,不時有人驚呼。還有人發現一隻正在般食物的,長得特別壯。大家盯著看,有人開始尋找他們的巢穴,發現在後面的地上有大量螞蟻聚集。有人說巢穴可能就在附近,有人嚇了一跳,說他剛剛站在那裡,趕緊逃開兩步。
這就是小孩的「景點」。或者,還有這個。


這次又是在看什麼?大夥兒還把照相機都掏出來了,什麼東西這麼稀奇?
這次的景點是阿宇發現的,他盯著水溝,原本是在看福壽螺,突然驚呼一聲,說有鰻魚!
所有小孩當然一股腦衝了過來,眼睛直直盯著水溝看。原來是一隻扁扁的,藍灰色的蟲,身體上有些條紋,扭來扭去在游泳,看起來就好像一隻小鰻魚一樣。大家紛紛拿出相機,照下這隻奇怪的鰻魚蟲,直到牠鑽進泥土裡。
這種動不動就在路上發現驚奇的症狀,算是「都市俗」嗎?應該有部份算是。鄉下的小孩應該比較不會對著鰻魚蟲,或者紅蟲之類在水溝裡常看見的東西讚嘆。但也不全然都只是都市俗作祟。對小孩來說,這種不斷讓旅行處於發現中的能力,不管在都市或鄉下,都可以發揮出來。所以我們會看到小孩對一個社區門口的圍欄流連忘返,對一棵行道樹指指點點。總歸一句話,這就是「玩」。
旅行就是玩。至少在我們被景點制約以前,都是這樣。
4. 古厝,古味
我們在一間古厝休息。看起來,這地方有一陣子沒人住了。

天氣非常熱。到這裡,小孩們已經走了一個小時出頭,總共大概也才走一公里多。天氣熱,移動速度就慢。好多小孩臉上都紅通通的,公用的兩罐水,也快用完了。
這時候,奸詐的冠彰拿出了預備已久的秘密武器。

他拿出兩大罐飲料。一罐深咖啡色,一罐則是透明無色。小孩們拿杯子試喝,猜著這是什麼東西做的。
咖啡色的飲料味道很奇妙,有種青草味,又有一種甘甜。有小孩說是青草茶,但是青草茶怎麼會是深咖啡色呢?有人說冬瓜茶,又有人說蓮藕茶,到底是什麼呢?透明的飲料,小孩則是一喝就猜了出來:是檸檬!
冠彰把覺得飲料好喝的小孩招集過來,結果,幾乎所有小孩都聚到他旁邊。冠彰很認真的跟小孩說明了這兩罐飲料的故事。


這兩罐飲料,來自我們今天要去的六甲,是六甲市場裡面的一個阿嬤做的,今天去六甲,我們就可以找到這個阿嬤。但是,說不定我們會是最後幾批能喝到這種飲料的人了,之後,可能就喝不到了。
「為什麼?」小孩問。
冠彰說,這種飲料在都市地區已經很少了,他從前在嘉義從來沒喝過。他問了小孩,小孩也都說沒有喝過。這些傳統飲料,會的人已經不多了,但阿嬤的孩子們又都不願意繼承這個攤子。所以冠彰說:「我們喝到的,可能是一種快要絕種的飲料!」
該怎麼面對一種快要絕種的東西呢?冠彰問孩子們,假如有機會回到恐龍時代,他們會想做什麼?有小孩說想要用相機照,有小孩說想要用畫的把恐龍畫下來。這些事情,就是我們今天可以做的事情:或許我們沒辦法短時間學會這項技藝,但我們可以進自己所能的去看,去記,去感覺。
我們邀請孩子們加入紀錄工作,多數孩子們都同意了。有的興致勃勃的說要寫字報導,有的開始預約相機。
就像大人一樣,孩子做事需要有「意義」。飲料的味道和背後的故事,是意義的來源。
5. 神明
我們在六甲郊外的一間紫竹宮吃午餐。這是一間小廟,主祀清樹娘媽。
吃完午餐以後,我告訴小孩們,我要去廟裡跟神明打個招呼,有沒有人要一起去?好幾個小孩跟了過來。慢慢的,到廟裡要跟神明打個招呼,變成了我們這裡的習慣。

小孩好奇的問起清樹娘媽是什麼人?娘媽廟時常和早夭的女性有關,或者可能有一些風水地理的因素,讓某個女性靈魂有機會跟著大神明(佛祖,觀音,媽祖等等)修行,變成一個地方的小神明。我和孩子們一起去看廟裡的碑銘,上面寫著清樹娘媽是福建人,渡海來台後過世。正好埋在一個風水特好的「靈穴」,因此有機會跟著佛祖修行,成為神明。
小孩對「死後成為神明」這件事特別有興致,問了千奇百怪的問題。有小孩問,要怎樣子死後才能成為神明呢?其實我也不太清楚必要的條件,埋在好風水似乎是需要的,或許還需要一些好人好事的名聲?作惡多端的人,能夠成為神明嗎?又有小孩發現奇怪的事:怎麼好像神明都是人?難道沒有其他東西可以當神明嗎?這倒是未必了。我請孩子們數看看,廟裡有幾尊神明。小孩們數了主祀和旁祀,一共三尊。但其實,這間廟裡一共有四尊神明。
又找了一會兒,阿芯在主祀的清樹娘媽下面,找到了祂。

小孩們聚到虎爺前面,拜了一拜,很疑惑的看著雞蛋。虎爺的祀品就是雞蛋,不管到哪間廟都是,老虎會吃雞蛋,好像讓小孩們很驚奇。有小孩很疑惑的問,為什麼是老虎呢?為什麼不是其他的動物?(阿鍇很機靈,馬上說,如果是其他動物,一樣要問為什麼是牠阿!)這可困難了,為什麼是老虎不是鱷魚呢?老實說,我也不知道。
我們又聊了很多動物神明,像是西遊記的孫悟空,白蛇傳的白娘子,關帝爺赤兔馬,都有人在拜。不只動物可以當神明,植物,東西也可以當神明,像是樹公,石頭公不就是?
我和冠彰說著,孩子們入神的聽著。信仰與神祇的世界,對孩子們來說可以不是禁忌的所在,而是可以親近的,藏滿故事的寶庫。
6. 枸杞阿嬤
下午繼續啟程,又走了二十多分鐘,到達六甲市街,我們找到製作神秘飲料的阿嬤。


阿嬤每天都在這裡擺攤子,和阿公還有媳婦輪流顧攤。天氣冷的時候會休息一陣子,因為沒生意,剩下時間就全年無休。看到了招牌,孩子們終於知道早上喝的深咖啡色飲料是什麼,原來是枸杞茶(也有人走到一半就猜出來)!但枸杞茶又是怎麼做的呢?我們先喝飲料再說。
孩子們一一跟阿嬤點飲料。這些孩子們的台語能力都不好,阿嬤的華語能力也不好,兩邊就能簡單的溝通:「檸檬!」「枸杞!」像這樣子點著飲料。我們每個人都點了一杯中杯飲料。阿嬤接下來要帶我們去他的小菜園參觀,在此之前,我們先跟小孩討論採訪事宜。
我們請小孩決定自己要用的紀錄方法。有要寫字,要跟阿嬤問問題的,就跟著冠彰,如果要照相或畫畫的,就跟著我。我們當初這樣安排,原本是預估應該只有少數特別積極的小孩會想要寫字,所以要安排比較簡單的紀錄方式,畫畫跟照相,不寫字的就可以參加到這邊來。沒想到,竟然大多數的小孩都選擇了寫字組!這次的行程實在很多出乎我們意料。沒料到枸杞茶竟然會這麼受歡迎,受歡迎到小孩願意動筆寫字。寫字,一項不是小孩愛做的事。


阿嬤在前面騎腳踏車帶路,我們在後面跟著。阿嬤的孫子也一起過來,幫我們指路。剛剛在攤子,他就已經當起華語溝通的角色,一下說枸杞茶健康,顧眼睛,一下又說檸檬茶好喝。不知道,我們這一群人特地來找阿嬤,會不會讓他多為自己的家庭驕傲一些?
7. 小菜園
小菜園就在六甲的一條巷子裡,面積不大,但是種植的作物,大概有二十種以上。
我們先待在阿嬤家裡的門埕,隨便瞎聊。有孩子就發現了一旁奇怪的機器,竟然是一台電動甘蔗榨汁機,阿嬤還解釋了用法給小孩知道。休息一會兒,阿嬤拿出剪刀和手套,把我們帶到菜園,教我們剪枸杞枝。


枸杞茶不是用我們常見的枸杞子做的(阿嬤還說,市面上的那麼紅,一定都是染色!),而是用枸杞的樹枝和葉子。剪的時候,要挑越大的,從底部最接近根處剪起。越大根的味道就越甘,現在其實還沒有那麼適合剪,算是有點小。
剪枸杞枝不簡單。枸杞枝很韌,又長滿長長的尖刺,很容易就穿透粗布手套。在這裡,剪枸杞枝一天的工錢是九百塊,也常常找不到工人。作這太累了,又彎腰,又熱,又扎手。但小孩一個一個搶著想剪,小孩每剪一支交給阿嬤,阿嬤就是一句讚美:「怎麼這麼厲害啊!」「剪得有夠水」「哦,這個又更厲害」這是阿嬤表達善意的方式。
一件事情還沒變成工作,不必沒日沒夜的拼命,能夠依照自己的意願去做,而不是為了生活所逼,或者上級壓力,就能夠保留原始的樂趣。對阿嬤和阿嬤請的工人來說,這是每天的工作,早就已經作到沒有感覺。對小孩來說,這是從來沒有過的體驗,是DIY自己動手作。被扎了也不怕痛,曬太陽也不怕熱。
剪了一些(是連一鍋都煮不到的量)枸杞枝,阿嬤又帶我們到菜園的另一邊。阿嬤的地大概有一半是種枸杞,其他就像農作物百科全書一樣。

阿嬤帶我們去看他的皇帝豆。小孩多半不知道皇帝豆是什麼,只是看到「好大的豆子」。阿嬤還一邊一直說,現在生的都沒「飽仁」啦(不夠完整漂亮)。阿嬤的作物解說是全台語進行,有些菜的名字,實在也搞不懂華語要怎麼說出來。阿嬤又介紹了菜豆(長的),敏豆(短的),黑甜仔菜(龍葵),還有一種叫作鳥杏仔(像是這樣的音)的菜,我就連吃都沒吃過了。
對小孩來說,這些菜叫做什麼也不太重要。反而是看見很多豆莢,幾個芭樂,或者被阿嬤贈送了一串皇帝豆,才是真的高興。對阿嬤來說,有這麼多小孩踏進他守了一輩子的菜園,本來就是件太快樂的事。
8. 講古
逛完了菜園,我們回到門埕。阿嬤把枸杞枝丟在地上,要示範怎麼剁給我們看。


阿嬤一邊做事,就一面說起很多故事,我跟冠彰就不時充當翻譯,說給小孩聽。阿嬤先是說起他用來墊的木頭,由一塊又大又原又平的被小偷偷走,只好用現在這個小小歪歪的;又說起從前沒有機器的時候,就是要這樣連續剁五個小時,來把給起枝剁碎。阿嬤一面說一面剁,枸杞枝變成小小一段一段,大概只有三五公分長。剁完再曬乾,就可以熬茶了。剪枝,大概要剪一天。剁碎,又是五個小時。熬茶,再熬三個小時,再加上賣。難怪阿嬤說,年輕的時候,她一天只能睡三個小時。
冠彰問著阿嬤以前的事情,阿昕和阿牛圍著我,要我把阿嬤說得翻譯給他們聽(即時翻譯真不容易阿)。阿嬤說起年輕的時候一貧如洗,去借錢來開墾鳳梨園,但老天爺都不下雨,想說完蛋了要賠光了。結果在一次施肥過後幾天,突然天上就下起大雨,解決他們的危機。阿嬤又說起阿公軍中的同袍教他們作枸杞茶,算起來,阿嬤已經賣枸杞茶六十年了,從結婚就賣到現在。這些故事中間省略了非常非常多,在現場說的時候,阿嬤是說得鉅細靡遺,把那時候的心情整個都說了出來。阿嬤是個毫無疑問的說故事高手。
阿昕和阿牛想要問檸檬茶是怎麼做的,但是不知道該怎麼開口。對孩子們來說,開口講台語是有點難的事情,除了不習慣,這多半跟怕講錯的心情有關。這也證實了,其實有很多說台語的大人們,對還不太會說台語的小孩不太友善。但還是有孩子鼓起勇氣問了問題,像是問阿嬤:「阿嬤你幾歲結婚?


後來我幫阿昕和阿牛問了,阿嬤說檸檬茶其實就是檸檬汁加糖。她用的檸檬是去屏東山上買的,那座山很陡峭,檸檬甚至要用纜車運下來,那邊的檸檬比台南這裡好得多。阿昕又要我問阿嬤是用什麼糖,阿嬤說,從前是用冰糖,現在用比較便宜的一砂。聽起來,特別之處應該是在檸檬?或者阿嬤還有什麼不傳之秘?
大人們繼續聊著,小孩們有的在一旁玩,有個畫圖,有的寫字。這一個下午,原本不會碰在一起的兩種人碰在一起,彼此看見彼此的世界。對孩子來說,接觸到一種古老,但對他們來說又是全新的東西;對阿嬤來說,或許他又對自己的工作和人生有了新的感覺。在聊天的時候,阿嬤跟小孩說,不要學他作這個工作,這很辛苦,又賺不到錢,去認真讀書比較實在。我翻譯給小孩聽,小孩很訝異的說「才不會」。他們說,作枸杞茶很好玩啊,而且可以DIY,這樣很健康!我又把這些話說給阿嬤聽。孩子們會這麼說,自然是因為這還沒變成他們的工作,他們只是體驗,體驗和工作自然不同。但對阿嬤來說,或許不常有這種機會,她的工作可以被賦予高的價值,而且是被一群小孩子。


9. 六甲
我們邀請小孩,把他們的報導和照片,或者圖畫,送一些給阿嬤。許多小孩都接受了,有人寫了長篇的報導,有人要製作卡片,有人則是要在照片後面附上一句「謝謝」。這些,都會成為最珍貴的禮物。
這些禮物,會在事後加工後,由我和冠彰再送到六甲給阿嬤。今天,為了趕車,我們先行離去。


六甲,在西拉雅語裡的意思是「落雷之地」(用台語發音,即是西拉雅語音)。或許,曾經這裡是片平坦的草原,有茂密的樹叢,供鹿群躲藏與覓食。平坦的草原間或有雷電落下,在大火之後,不久又會茂盛如昔。
「現代化」的雷電,燒毀了許多事物。許多傳統的技藝,傳說,語言,被埋藏在平原的隱密處。但人們的選擇不只有失憶,還能重新記起,繼而傳承。孩子們今天又多記起了一些事,或許在不久的將來,這個島嶼還有一絲機會,保有她青翠的面貌。



「延伸閱讀」:

【部落格文章】:

枸杞阿嬤的故事


【相簿】: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